六教〔2014〕51号
各县、区教育局,六安开发区社会发展局,市直学校: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的通知》(皖教秘〔2014〕506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我局制定了《六安市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各县、区要依据本方案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于2015年2月10日前报市教育局备案。
附件:六安市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实施方案
六安市教育局
2014年12月22日
六安市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目的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央和省委文件精神,深入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深化体教结合的意见》(皖政办〔2013〕5号),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促进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不断提高体育教育教学和体育活动质量,引导青少年学生养成科学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的体育精神和意志品质,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二、考试对象与范围
凡在我市报考2015年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五年制高职的应届、往届初中毕业生,均须参加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以下简称“体育考试”)。
三、考试项目与分值
2015年体育考试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11 年版)》运动技能领域(水平四)规定的相关内容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中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测试规定的相关内容为基本内容。
体育考试设必考项目和选考项目。每生须进行3个项目的考试,其中必考项目1个,选考项目2个。必考项目满分20分、选考项目满分30分(2个选考项目,满分各15分),合计50分。
各单项测试成绩以0分为起点,不设最低分。
1、必考项目:男生为1000米跑,女生为800米跑。
2、选考项目:根据省教育厅2015年体育考试文件 “选考项目由各市教育局确定”的规定和我市2014年体育考试文件预先通知,确定我市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选考项目为:掷实心球、立定跳远、1分钟跳绳、男生引体向上、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考生从中任选2项,选测项目一经选定不得更改。
2016年,我市将根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11 年版)》运动技能领域(水平四)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规定的相关内容和项目,对选考项目继续进行适度调整;从2015年秋入学的初中生毕业时开始,将增加球类项目考试。请各地、各校按照国家规定和要求上好体育课,指导学生全面开展体育锻炼。
3、评分标准
省教育厅文件要求: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初中三年级相关项目的评分标准;选考“1分钟跳绳”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中没有收录的项目,参照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2007年制定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分表》中初三年级的评分标准执行。
市教育局依据上述要求、标准和考试分值,结合实际,制定了“六安市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评分标准”(见附件2),各地须严格执行。
体育考试成绩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运动与健康”维度的实证材料,体育考试成绩同时计入高中招生录取总分。
鼓励各地、各校把体育考试成绩与体育课程教学相结合、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相结合、与学生日常锻炼过程相结合,设立平时成绩。但平时成绩应在考试成绩分值50分以外单列。
四、考试与评分办法
1、考生准考证由县区教育局负责印制,考生凭准考证在规定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除批准的免考或缓考外,考生未参加考试或中途离开考场,无论什么原因均视作自动弃考,考几项算几项成绩,不考不得分。
2、考生参加每个单项考试均应按顺序进行。立定跳远和掷实心球每人测试3次,以最好成绩计算;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1分钟跳绳、男生引体向上、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每人限测一次。
3、考试成绩经主考签字后生效,考试成绩单一式三份,一份现场公告,一份存档备查,一份附成绩统计表。
4、每个考生三项体育考试原则上应在半日之内完成,如因天气变化等特殊情况中断考试,可延长安排在当天完成;如当天不能完成,已考项目无效,考试重新安排进行。
五、考试时间与地点
1、考试时间:2015年4月至5月,具体时间由各县、区确定。
2、考试地点:考点由各县、区本着“公平公正、方便学生、利于安全、易于管理”的原则合理设置。考点可集中或分片设置,要尽量避免学生长途赴考。
市属学校考生按户籍所在地,由学校统一组织,分别到金安区、裕安区教育局报名参加考试。六安开发区纳入金安区参加考试。
六、免考与缓考
根据省教育厅规定,下列情况可以申请免考或缓考。各县、区教育局对申请免考或缓考的要做到“严格标准、严肃纪律、严格程序”,以防弄虚作假。
1、因肢残丧失运动能力的考生,可申请免考。申请免考的程序是:由考生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免考缓考申请表》,并详细注明免考原因,出示医院(县级及以上)的有效证明,经家长、班主任签字和学校批准后,报县、区教育局审批。县、区教育局在审批时,必须安排2名以上的专门人员对免考考生进行目测,并由目测人签字。经审核批准同意免考的学生,免考申请表存入学生档案,中考体育成绩按满分计入中考总分。
2、因伤、病长期免修体育课,但未丧失运动能力而申请免考的学生,应有医院(县级及以上)的详细病历和证明,按免考程序申报、审批。经审核批准同意免考的此类考生,免考申请表存入学生档案,中考体育成绩按中考体育总分的70%计入中考总分。
3、因伤、病或意外事故等原因暂不能参加初中升学体育考试的考生,可按免考要求、条件和程序申请缓考。参加缓考的学生,由县、区体育考试领导机构规定时间(原则安排在第二周)集中组织补测。
缓考学生在补测时,如仍未恢复,可在考点向本校带队教师提出免考申请,经考点领导小组批准可以免考,完善免考手续后,其中考体育成绩按中考体育总分的70%计入中考总分。
考生不得申请单项免考或缓考,缓考仅限一次。
七、组织与领导
1、体育考试工作在市中考招生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由各县、区教育局组织实施。各县、区教育局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广泛宣传,实现体育考试科学化、规范化,以确保考试安全、平稳、顺利进行。要成立体育考试工作领导组,明确办事机构,并切实负起责任;要根据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文件规定,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体育考试应急预案,编印考务手册等。各县、区须将本地体育考试工作领导组、实施方案、考务手册、考生须知、应急预案等书面材料于2015年2月10日前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收,联系人:龚改)备案,同时向社会公布。
2、各县、区教育局对本辖区体育考试考风考纪工作负总责。体育考试是复杂、细致、严肃的工作,各地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精心组织,严格程序、规范操作。县、区教育局要妥善、科学安排考点,统一调度裁判及其他工作人员和设施设备,保证评分标准一致;要对参加考试的各类人员进行业务、纪律培训,保证不培训不上岗、先培训后上岗;要强化责任意识,加强考试工作人员、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考风考纪教育和安全教育。对免考、缓考学生要严格把关,杜绝弄虚作假。
3、各初中学校要高度重视体育考试工作,成立由校长、教务人员、班主任、体育教师、校医等参加的体育考试领导小组,认真学习有关文件,弄清考试有关规定和要求,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及时宣传,正确引导,合理安排和精心组织本校学生安全顺畅参加体育考试。要结合体育考试特点及本校和学生实际,指导好学生选项,做好家长来电来访工作。要上好体育课,科学有效地安排好考生考前练习和训练,指导学生科学、安全参赛,并做好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工作。各校要精心组织送考,确保体育考试工作安全有序进行。要特别注意,对照省、市体育考试文件规定的范围、条件、程序,严肃、认真、及时地做好免考学生的登记、审查和报批工作,杜绝弄虚作假。要留好相关材料备查。
4、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体育考试的监察、纪检工作,要选派得力人员,对考试每一个环节进行监督,切实保证体育考试各个环节平稳、有序、公正。发现违规违纪行为,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迅速处置、严肃处理,追究责任人责任;凡有举报,必须核查,核查必须有结果。要加强对免考学生审查、审批的监察,监督其严格标准、规范程序,确保真实、准确、公正。市教育局将组织人员对各县、区体育考试进行巡视,加强监督指导,并加大对违规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
5、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体育考试的宣传工作。要通过文件、会议、教育网站、新闻发布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向学校、社会、师生和家长广泛宣传体育考试的意义、项目、分值、规则、标准等,正确解读今年体育考试政策的合理变化,争取社会、家长和考生广泛支持,引导学校搞好体育教学和学生锻炼。
6、体育考试收费标准按照省教育厅、省物价局文件规定执行。
7、各地、各校应对学生考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查找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改进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办法与途径。各县、区在体育考试结束后15日内,将文后“体育考试成绩分析统计表”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收),以便汇总上报省教育厅。
八、安全要求与保障
1、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学生健康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建立健全体育考试安全保障机制,实行中考体育安全工作责任制,制定并落实初中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应急预案,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做好安全防范准备。
2、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前,学校必须组织学生进行常规体检,特别是对学生心肺功能的检查,并与每一个学生家长对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确认(体检表留校备查)。要教育、要求学生和家长实事求是,不隐瞒学生疾病情况,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3、考生到考点参加体育考试应由学校派专人领队。领队要对学生生活、交通安全负责,所租车辆须经交通部门审查合格,不用黑车、无证车和“带病车”。要加强考生的饮食、饮水等安全管理,对考生进行必要的安全、卫生、遵纪守法和考风考纪等教育,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4、各县、区体育考试领导小组要加强对体育考试场地环境、设施器材的考前、考中的安全检查与管理。设施器材必须经过专业人员严格的技术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考场在考试期间一律实行全封闭,无关人员严禁入内。要加强对考务人员安全意识的教育,考务人员要能合理、正确、安全使用考试器材,坚决杜绝因体育器材管理不善和使用不当而发生安全事故。
5、各考点要成立体育考试考务工作机构,制定安全保障预案。各考点应与当地医疗急救中心保持联系,设立医疗救护点,配备专业救护人员、专用救护车辆及急救设备,保障学生在考试中的安全。
6、2015年春学期开学后,市教育局将与县、区教育局对各初中学校体育教学、体育考试宣传和体育备考等情况进行检查、督促与指导,促进学生体能和应考能力的提高。
各县、区教育局、市属有关学校要广泛宣传、全面动员,于2014年12月底前将本文件精神传达到各初中学校和每一位考生。
附件1
六安市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
项目测试基本规则
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相关要求,市教育局对体育考试各个项目测试提出如下基本规则,各县区教育局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实施细则。
一、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跑
(一)测试方法
在标准田径跑道上进行,10-15人一组,站立式起跑,每人限跑一次。如因跌跤或其他因素未跑到终点的以实际成绩计分。以秒为单位记录测试成绩,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数。
(二)注意事项
1、考生不得穿钉鞋、皮鞋、塑料凉鞋。
2、发现抢跑者,要立即召回重跑。
二、立定跳远
(一)测试方法
考生两脚自然分开站立,站在起跳线后,脚尖不得踩线。两脚原地同时起跳,不得有垫步或连跳动作。丈量起跳线后缘至最近着地点后垂直距离。每人试跳三次,记录其中成绩最好一次。以米为单位计分,保留两位小数。
(二)注意事项
考生不得穿钉鞋、皮鞋、塑料凉鞋。
三、掷实心球
(一)测试方法
考生站在起掷线后,两脚前后或左右站立,身体面对投掷方向,双手举球至头上方并稍后仰,原地用力把球向前方掷去。如两脚前后开立投掷,当球出手的同时后脚可向前迈出一步,但不得踩线。每人投掷三次,记录其中成绩最好的一次。以米为单位计分,保留两位小数。
(二)注意事项
考生需原地投掷,不得助跑。实心球必须从肩上方投出。实心球重量为2公斤。
四、一分钟跳绳
(一)测试方法
考生将绳的长短调至适宜长度,听到“开始”信号后开始跳绳,动作规格为正摇双脚跳绳,每跳跃一次且摇绳一回环(一周圈),计为一次。听到结束信号后停止。测试单位为次。
(二)注意事项
测试过程中跳绳绊脚,除该次不计数外,应继续进行。
五、男生引体向上
(一)测试方法
考生跳起双手正握(掌心向前)杠,两手距离与肩同宽,身体成直臂悬垂姿势。身体停止晃动后,两臂同时用力向上引体。当下颚超过横杠上沿时为完成一次。测试单位为次。
(二)注意事项
考生引体时下颚必须达到杠的上沿,不能有摆动、屈膝、挺腹等动作。
六、女生一分钟仰卧起坐
(一)测试方法
考生仰卧于软垫上,两腿稍分开,屈膝呈90度,两手手指交叉于脑后,另一考生按压其踝关节,以固定下肢。坐起时两肘触及或超过双膝,仰卧时肩胛必须触垫。监考教师发出“开始”口令的同时开表计时,记录1分钟内完成的次数。
(二)注意事项
考生双脚必须放于垫上,借用肘部撑垫或臀部起落的力量起坐时,该次不计数。
附件2
六安市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评分标准
男 生 |
女 生 |
分值 |
1000米 |
一分钟跳绳 |
立定跳远 |
掷实心球 |
引体向上 |
分值 |
800
米 |
一分钟跳绳 |
立定跳远 |
掷实心球 |
一分钟仰卧起坐 |
20 |
3′40” |
|
|
|
|
|
3′25” |
|
|
|
|
19 |
3′45” |
|
|
|
|
|
3′32” |
|
|
|
|
18 |
3′50” |
|
|
|
|
|
3′39” |
|
|
|
|
17 |
3′57” |
|
|
|
|
|
3′47” |
|
|
|
|
16 |
4′05” |
|
|
|
|
|
3′55” |
|
|
|
|
15 |
4′10” |
180 |
250 |
12.1 |
15 |
15 |
4′00” |
172 |
202 |
7.7 |
52 |
14 |
4′15” |
170 |
245 |
11.2 |
14 |
14 |
4′05” |
163 |
196 |
7.5 |
49 |
13 |
4′20” |
162 |
240 |
10.3 |
13 |
13 |
4′10” |
156 |
190 |
7.3 |
46 |
12 |
4′25” |
154 |
232 |
9.4 |
12 |
12 |
4′15” |
149 |
182 |
7.1 |
43 |
11 |
4′30” |
147 |
227 |
8.8 |
11 |
11 |
4′20” |
141 |
171 |
6.8 |
40 |
10 |
4′35” |
140 |
222 |
8.2 |
10 |
10 |
4′25” |
133 |
167 |
6.6 |
37 |
9 |
4′40” |
131 |
217 |
7.7 |
9 |
9 |
4′30” |
124 |
163 |
6.4 |
34 |
8 |
4′45” |
122 |
212 |
6.9 |
8 |
8 |
4′35” |
115 |
159 |
6.3 |
31 |
7 |
4′50” |
113 |
208 |
6.0 |
7 |
7 |
4′40” |
106 |
155 |
6.2 |
29 |
6 |
4′55” |
104 |
204 |
5.3 |
6 |
6 |
4′45” |
97 |
151 |
6.0 |
26 |
5 |
5′15” |
86 |
200 |
5 |
5 |
5 |
4′55” |
80 |
147 |
5.8 |
23 |
4 |
5′35” |
64 |
196 |
4.6 |
4 |
4 |
5′05” |
58 |
143 |
5.4 |
20 |
3 |
5′55” |
53 |
190 |
4.2 |
3 |
3 |
5′15” |
48 |
140 |
5.0 |
17 |
2 |
6′15” |
37 |
185 |
3.6 |
2 |
2 |
5′25” |
33 |
137 |
4.5 |
15 |
1 |
6′35” |
28 |
180 |
3.0 |
1 |
1 |
5′35” |
25 |
133 |
4.0 |
12 |
附件3
六安市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免考(缓考)申请表
学校:
姓名 |
|
班级 |
|
照 片 |
性别 |
|
准考证号 |
|
申请免试(缓考)原因 |
(附县级以上医院证明、病历) |
家长
签名 |
|
班主任
签名 |
|
学校意见 |
|
目测人1
签名 |
|
目测人2
签名 |
|
县区教育局审批意见 |
|
|
|
|
|
|
|
|
|
|
备注:1、申请体育免试考生填写本表一式二份。批准后的申请表,一份进考生档案,一份存学校备查;2、附县级以上医院证明及病历;3、附学生健康档案原件;4、目测人签名至少有2人签名。
附件4:
六安市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成绩表
考生姓名 |
|
性别 |
|
届别 |
|
所在学校及班级 |
|
准考证号 |
|
参加考试项目及成绩 |
1000(800)
米跑 |
一分钟跳绳 |
立定跳远 |
掷实心球 |
引体向上 |
仰卧起坐 |
成绩 |
分值 |
成绩 |
分值 |
成绩 |
分值 |
成绩 |
分值 |
成绩 |
分值 |
成绩 |
分值 |
|
|
|
|
|
|
|
|
|
|
|
|
合计得分 |
|
考生签名 |
|
考试组长签名 |
|
学校意见 |
|
县、区
教育局
意 见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件5
六安市2015年___县(区)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成绩统计分析表
分析
项目 |
总分数 |
优秀 |
良好 |
及格 |
不及格 |
其中因肢残免考人数 |
其中因病伤免考人数 |
总分 |
平均分 |
人数 |
比率 |
人数 |
比率 |
人数 |
比率 |
人数 |
比率 |
总 体 |
|
|
|
|
|
|
|
|
|
|
|
|
1000米 |
|
|
|
|
|
|
|
|
|
|
∕ |
∕ |
800米 |
|
|
|
|
|
|
|
|
|
|
∕ |
∕ |
跳 绳 |
|
|
|
|
|
|
|
|
|
|
∕ |
∕ |
掷实心球 |
|
|
|
|
|
|
|
|
|
|
∕ |
∕ |
立定跳远 |
|
|
|
|
|
|
|
|
|
|
∕ |
∕ |
引体向上 |
|
|
|
|
|
|
|
|
|
|
∕ |
∕ |
仰卧起坐 |
|
|
|
|
|
|
|
|
|
|
∕ |
∕ |
备注: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等级评定标准,各等级标准如下:1.优秀:90分及以上;良好:80.0~89.9分;及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