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19日,安庆市发生4.8级地震,震中烈度达6度,但经中小学校安工程加固改造的校舍无一受损,并被确定为受灾群众的安置点。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是我省33项民生工程之一,通过阳光操作,规范管理,努力让校园成为最安全的地方。今年,我省将再统筹投入50亿元,加固重建校舍941.2万平方米。
从2009年开始,我省按照3年计划,分步对郯庐断裂带沿线及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七度及以上地震高烈度区,沿江、沿淮及其他洪涝灾害易发地区,江淮丘陵地面塌陷区,两淮采煤塌陷区,皖南山区、大别山区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地区和病险水库下游易致灾地区的各级各类城乡中小学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进行抗震加固、迁移避险。其他地区,按抗震加固、综合防灾的要求,集中重建整体出现险情的D级危房、改造加固局部出现险情的C级危房,消除安全隐患。使学校校舍达到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并符合对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和洪水、台风、火灾、雷击等灾害的防灾避险安全要求。截至2010年底,我省共筹措资金73.2亿元加固改造1290万平方米校舍,其中,完成加固任务803万平方米,完成重建任务487万平方米,超额完成预定任务。
施工过程中,我省不断加强“校安工程”质量体系建设,强化各相关主体责任,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据省教育厅项目管理中心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明确各级校安办和学校中小学校舍信息管理系统(网络版)数据报送责任,全省各地、各校每月将数据信息上传至中小学校舍信息管理系统后,自动锁定不得修改,严格保证数据不“掺水”。此外,我省还在全国首创实施了中小学校舍信息管理系统(网络版)数据填报责任制,学校、县级校安办、市校安办和省校安办逐级签订责任书,通过强化信息报送责任,确保校舍信息数据报送及时、准确,为整个校舍安全工程的积极稳步实施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保障。为解决“校安工程”工期集中、点多面广以及基层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我省还充分发挥专业部门的力量,成立专家技术指导委员会,加强技术指导,强化技术服务,为“校安工程”提供技术支撑。(陈婉婉)
【政策链接】
校舍安全工程,是在我省中小学校开展抗震加固、提高综合防灾能力建设,使学校校舍达到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并符合对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和洪水、台风、火灾、雷击等灾害的防灾避险安全要求。按照规划,我省将投资241亿元,3年内建设校舍面积3413万平方米,其中加固校舍面积占55%,重建校舍面积占45%。(来源:安徽日报) |